地址:沈陽市大東區沈鐵路50號
傳真:024-8832-9884
工程部:400-086-7877
銷售部:024-88313919
財務部:024-88329884
客服部:400-086-7877
E-mail:wangqinghong@126.com
1、高壓射水基礎置換灌漿施工工藝流程
造孔(放線定位,控制孔深、孔斜)→高壓射水切割置換(控制水壓、風壓,及出渣比重)→高噴灌漿(控制灌漿壓力、風壓、噴具提升速度及旋轉速度)→回填封堵→質量檢查(鉆孔取芯,壓水、注水試驗及芯樣力學試驗)
2、高壓射水基礎置換灌漿施工技術要求
⑴ 鉆孔
鉆孔分三序施工,先施工Ⅰ序孔,再施工Ⅱ序孔,后施工III序孔??着啪酁?.75m*0.75m,梅花型布置。鉆孔機械為地質鉆機SGZ-IIIA及潛孔鉆機XZ-30。鉆孔孔位偏差不大于5cm,孔深深入基巖1.0m,孔深偏差不大于20cm,開鉆前用水平尺和重錘對鉆具的垂直度進行校核。鉆孔結束后,對鉆孔孔深、孔斜進行驗收,并繪制出簡易鉆孔柱狀圖及說明,以供置換及高壓灌漿使用。
⑵ 射水置換施工
射水置換施工原理是利用高壓水切割破壞擾動地層,將覆蓋層充分液化,在風水聯動的作用下將液化后的泥漿及細小顆粒返出地面,并上下往返反復切割擾動破壞地層,形成具有一定直徑和形狀的樁孔。
該部位射水置換施工采用XL-50型高噴灌漿機具,將噴射管下放至預埋管內,同時開動風、水并分別升至0.5~1.0Mpa、28~32Mpa,自上而下射水成孔,終孔后風水聯動上下提升反復切割攪動地層3次,在高壓水的作用下將覆蓋層基礎充分攪動液化并加大置換面積及范圍,風水聯動將液化后的淤泥漿及細小顆粒返出地面。
在射水置換過程中,經過風水聯動置換沖洗,在相鄰孔串通后作為覆蓋層置換施工液化后的出渣孔,根據出渣孔的返渣量大小及返出漿液的濃度,決定是否繼續切割置換或結束置換,出渣比重不得大于(或≤)1.2g/cm3。在該置換孔施工完畢,進行下一次序孔施工時,繼續以該孔作為出渣孔,其施工步驟及切割置換結束標準與上述施工步驟一致。
為避免置換施工后出現不均勻沉降,保證基礎的整體穩定安全,相鄰孔的置換施工必須待上一置換孔的水泥漿液結石強度達到70%以后方可進行,故施工過程中采用排與排之間,相鄰孔交錯間隔施工的程序進行,以避免對已施工完畢置換孔水泥漿液的擾動破壞。
⑶ 高壓置換灌漿充填
① 制漿
考慮地層經高壓水充分切割攪動液化置換后,仍可能殘留部分覆蓋層顆粒在孔內,故高壓充填灌漿需加大噴射壓力對置換孔進行充分攪動,以確保漿液的有效充填,程度的保證樁體之間的搭接效果。根據高噴設備的施工性能,綜合考慮施工地層等因素,選用不低于0.8:1的水泥漿液,根據設備性能盡量選用較濃的漿液。
水泥漿液隨配隨用,并在噴灌作業過程中連續不斷的攪拌,水泥等固相材料采用重量稱重法,稱重誤差小于5%,漿液拌制必須攪拌均勻。采用高速攪拌槽攪制漿液時,攪拌時間均不少于30s,普通攪拌機漿液攪拌時間均不少于3min。供漿過程中隨時用比重秤測量漿液密度。
② 灌漿
鉆孔工序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灌漿施工,灌漿按照分序加密的原則,先施工Ⅰ序孔,后施工Ⅱ序孔,再施工Ⅲ序孔的施工順序進行施工。灌漿采用XL-50型高噴灌漿噴具(噴具直徑Φ65mm,采用專用密封圈絲扣連接),當噴具下入到孔內設計深度后,開始送入符合要求的風、漿(風壓為0.3~0.7Mpa,灌漿壓力為10~20Mpa),根據鉆孔揭露出地層情況,邊旋轉邊提升(旋轉速度為0.8~1V,提升速度為15~25cm/min),自下而上進行高噴灌漿作業,直至設計終噴高程停止灌漿。
在噴灌過程中,質檢人員時刻注意檢查風、漿的流量及提升速度等參數是否符合要求,遇到特殊情況,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另外,施工作業人員接、卸、換管要快,并作好噴具接頭保護,防止噴具堵塞和鑄管。接、卸、換管后的下管,要比原停噴高度下落0.2m,確保上下連接。噴灌應連續進行,因故中斷后應停止提升,記錄中斷深度,并盡快恢復,若短時間不能恢復的,應提出噴具,用水沖洗干凈,待故障處理后,將噴具下入原中斷位置以下1.0m左右繼續進行噴射灌漿。噴灌過程中隨時檢查進漿及回漿密度,確保進漿密度不低于1.60g/cm3,回漿密度不低于1.45g/cm3,當回漿濃度不足時,應當立即停止提升,待返漿濃度達到要求后再行正常提升。
在噴灌過程中,在孔口連續向孔內添加粗砂或豆石,以確保樁體的強度,增加樁體的承載力。
⑷ 回填及封堵
置換法施工孔口經長時間切割擾動及沖刷,孔口直徑相應加大,在置換灌漿充填后孔口段將出現較大范圍內的析水沉降,為解決凝結體頂部因漿液析水和滲漏出現空腔,導致地基承載力的不足。在噴灌結束后,由專人負責用灌漿漿液進行孔口靜壓注漿充填,直到漿液不再析水下降為止。